寒冬遇冷語 代理應自強
香港經濟轉壞已是不爭事實,樓市亦位高勢危,業主劈價的情況亦已出現,雖然筆者對工商舖市場比較樂觀,皆因過去升浪不及住宅厲害,但無論哪個範疇的代理,今天的生存空間同樣很小。
近期工商舖市場的每月總成交量只有幾百宗,按比例來說,差不多近十人爭一張買賣單,近日還有公司要借糧給員工應付日常開支,但諷刺的是,目前代理持牌人數已近四萬,創出近年新高。其實這亦是香港經濟轉壞的一個訊息,皆因很多人失業才會想到考牌做代理,希望搏一搏,但這行業屬於低薪高佣,在成交低迷的情況下,大部份代理只能領取底薪,不過微薄的底薪根本不足以養家,所以造成離職率高的情況。
雖然現時代理「搵食艱難」,但這苦況偏偏未能得到外界同情,最可悲的是,這是由行內部份人所一手造成。過去市旺時,很多代理買名車﹑戴靚錶,日日大魚大肉,甚至吹噓自己的奢華生活,但筆者幾年前已說過,此風氣會令業界形象敗壞,甚至使人有代理謀取暴利的錯覺,加上業界質素莨莠不齊,每有任何犯錯,都會受到外界注意,並登上報章頭版,導致業界形象每況愈下。
事實亦被筆者不幸言中,現在生意淡靜,部行公司要結業裁員,但外間還有很多人拍手贈慶,高呼「你都有今日」,可見業界形象實在不討好。其實代理的工作並不易,前線面對的困難不比任何行業少,公司的盈利亦不見得是「暴利」,美聯工商舖上個財政年度的純利率只有百分之七點八八,僅屬正常水平。
不過,筆者希望這次樓市調整浪,可以令質素較差的代理被淘汰,從而改善業界的整體形象,當然,留下來的代理亦必須自我增值,所以美聯近期增加了不少員工培訓課程,希望同事的質素﹑知識水平可以得到提升,令他們能應付未來的挑戰。
轉載自2015年10月16日 東周網 e-blog